首页
国家_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 8题
微信授权登录
首页
>>
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
>>
国家_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>> 第 8题
国家_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 8题
下列法律现象与概念对应错误的是:
国家_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 8题
(
1
分)
下列法律现象与概念对应错误的是:
A.春秋之治狱,论心定罪——自由裁量权
B.载于简牍谓之书,合而验之谓之契——合同
C.一兔走,百人追之;积兔于市,过而不顾——物权
D.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——疑罪从无
答案解析
[答案]
[关闭]
A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
[解析]
A 项错误,“春秋之治狱,论心定罪 ”对应“原心定罪 ”,其内容是在审判中重点考查犯罪者的动机是否合 乎儒家道德,如不合乎,必须严惩;如合乎,虽犯法亦可从轻论处。这一审判原则从道德至上的立场出发,过分 强调了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而相对忽视了犯罪的客观事实,从而为酷吏任意处置罪犯打开了方便之门。由此可知 A 项法律现象与概念对应错误。B 项正确,“载于简牍谓之书,合而验之谓之契 ”对应的是合同。主要由于书契在 买卖交易中又称为“质剂 ”,在古代使用简牍书写时,总是将交易内容一式两份同时写在简牍两边,然后从中间 破别开来,两家各得其一,检验时两片验之相合称为契合。C 项正确,“一兔走,百人追之;积兔于市,过而不顾 ”意思是说一个兔子跑,很多人去追,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,人们却看也不看。这不是不想要兔子, 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,不能再争夺了,否则就是违背法律,要受到制裁。这是法家的思想,主要强调法律,尤其 是物权的作用。D 项正确,“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 ”出自《尚书》,基本含义是,在处 理两可的疑难案件时,宁可偏宽不依常法,也不能错杀无辜。此概念源自西周,西周时期为保证适用法律的谨慎, 防止错杀无辜,凡是疑难案件,都采取了从轻处断或赦免的办法。这就是中国古代“疑罪从无 ”法律思想的一个 印证。本题为选非题,故正确答案为 A。
[知识点]
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_更多试卷>>>>
国家_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0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
国家_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
国家_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
国家_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
国家_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
国家_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
国家_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
国家_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卷
国家_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卷一
国家_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卷二
国家_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12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
国家_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地市卷
国家_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16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地市卷
国家_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地市卷
国家_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地市卷
国家_2023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
国家_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(行政执法)
国家_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副省卷
国家_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执法卷
更多历年真题分值统计>>>>
国家_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执法卷分值统计
国家_202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(行政执法)分值统计
搜索
© 2022 keke100.com 科科一百版权所有(
京ICP备2021034459号
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