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常识判断。根据题目要求,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。
第 4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A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。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: “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。要按照十六大、十七大、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,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,统筹推进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 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,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乡村振兴 战略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可持续发展战略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,突出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特别是要坚 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、精准脱贫、污染防治的攻坚战,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、经得起历史检验。 ”A 项错误,体制内的车改政策不是“三大攻坚战 ”的内容,该幅漫画不适合宣传“三大攻坚战 ”。 B 项正确,精准脱贫是“三大攻坚战 ”之一,脱贫主题的漫画可用于宣传“三大攻坚战 ”。C 项正确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“三大攻坚战 ”之一,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主题漫画可用于宣传“三大攻坚 战 ”。D 项正确,污染防治是“三大攻坚战 ”之一,土壤污染问题的主题漫画可用于宣传“三大攻坚战 ”。 本题为选非题,故正确答案为 A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6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。图①反映的是 1921 年 7 月 23 日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。在会议进行过程中,突然有法 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,会议被迫中断。于是,最后一天的会议,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举行。经过讨论,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,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——中央局。图②反映的是 1934 年 10 月,红军主力 8.6 万人跨过于都河,从这里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,开启了人 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。图③反映的是 1929 年 12 月 28 日召开的古田会议,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。在福建省上杭县 古田村召开,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在于克服由于红四军的组织成分和 长期处于艰苦的战斗环境而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,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。图④反映的是 1947 年 5 月, 以刘少奇、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。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 议,颁布并实施了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。1948 年 5 月,毛泽东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 驻西柏坡,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,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。按时间先后,正确顺序为①③②④。 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 二、言语理解与表达。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。请根据题目要求,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。
下面试题基于以下内容:
①1928年,洛阳金村的古墓里出土了数千件战国时期文物,其中有一面镜子,上面雕镂着一个披甲执剑、头上戴冠的武官。有趣的是,冠两侧都插着羽毛,专家认为那是一种名为“鹖”的鸟的尾羽,这种冠就叫“鹖冠”。“鹖冠”是战国到汉代时武官所戴之冠。鹖鸟生性好斗,至死不却,因此武官佩戴鹖冠,以此昭示英勇气概。
②武官戴“鹖冠”,文官的冠则叫“进贤冠”,代表文官有举荐贤能的义务。那么“进贤冠”又有怎样的装饰呢?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上有一个画面:两位身穿袍服的文官,头戴“进贤冠”,耳旁像簪花一样插着一支笔,这种装饰叫作“簪笔”。“簪笔”是汉代的一种制度,文官上朝奏事时,要在奏牍上书写,写完之后笔没处放,就插在耳边,久而久之就成了服制的定规。“簪笔”制度一直沿用到北朝,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,名称也由“簪笔”变成“垂笔”。
③在古代男子的冠中,最尊贵的是“冕”。“冕”是帝王、诸侯和卿大夫所戴的一种礼冠,专门用于重大祭祀,也叫做“冕冠”。“冕冠”每个部分的形制都有特殊意义,比如其顶盖叫作“冕板”,一般为长条形,前圆后方,后端又比前端高出三厘米左右,这是象征戴冠者的匍匐形态,表示对天地宇宙的尊崇;“冕板”的前后两端分别垂挂数串玉珠,叫做“旒”,一旒就是一串珠玉,旒的多少视身份而定,帝王专用十二旒,其余按等级递减为九旒、七旒和五旒。在“冕板”的两侧还垂有两根丝带,下端分别系着一枚丸状玉石,名曰“充耳”。“旒”与“充耳”的设计也有用意:“旒”用来“障视”,“充耳”用来“止听”,这是提醒人们在庄严神圣的祭祀场合,不看不正之物,不听不正之语,成语“视而不见”和“充耳不闻”即由此而来。
④冠冕形制如此复杂,却还不是极限。北周有位皇帝退位后当起了太上皇,为了将自己与现任皇帝区分开来,规定太上皇的冕用二十四串垂旒。但是旒数多了,走起路来更得小心翼翼、缓步而行,其实这也正是戴冠冕的用意之一,就是要让人端正行走。身形一端正,人就显得有气派,这就是所谓“冠冕堂皇”。
⑤当然,“冠冕”不仅仅是为了“堂皇”。《礼记·冠义》中说“冠者,礼之始也”,这是古人重视冠冕的主要原因。“礼”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,用于定亲疏、决嫌疑、别同异、明是非,是古代帝王稳定社会的手段。礼有如此宏大的意义,作为“礼之始”的冠当然意义非凡。所以在古代,冠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戴的,古书上说“二十成人,士冠,庶人巾”,可见在当时,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戴冠,平民百姓还没有这个资格。古代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,就要举行隆重的加冠典礼,以示成年,而后才能被赋予贵族子弟的各种权利和义务。冠礼极其复杂,单是加冠仪式就要举行三次,每次戴的冠都不一样,依次是缁布冠、皮弁和爵弁。这三种冠分别用于平日起居、打猎征战和祭祀活动,也分别象征着“士”的日常、战争和宗教生活。
⑥冠的象征含义既然如此之多,那么可想而知,冠是不能乱戴的,乱戴就意味着不尊礼。《左传》曾记载过一桩“失礼”之事:卫国国君请两个大臣来朝中喝酒,两个大臣早早就穿着朝服在朝中等候,国君却忘记此事,跑到园子里打猎去了,两个大臣只好到园中见他。国君听闻,戴着打猎的皮弁就出来了,惹得两位大臣十分愤怒。由此可见,依据场合戴冠才是合乎礼制的,即使君王也不能无礼。所以孔子说“君子正其衣冠”,其意不仅在于要衣冠周正,还在于要符合礼仪。正因如此,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即将战死的时候,也要将自己被打落的冠系好,所谓“君子死,冠不免”。在死亡面前,子路还要结缨正冠,这在现代人看来未免太过迂腐,但这正是当时所崇尚的君子品格,也说明服饰制度对经国治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这么一想,“冠冕”确实要“堂皇”。
第 53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A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定位原文第③段,根据文段“一般为长条形,前圆后方 ”可知,C、D 两项错误,C 项与 D 项均为“前方后 方 ”的形状,与文段所描述形状不符,排除;根据文段“后端又比前端高出三厘米左右 ”可知 A 项正确,B 项所绘形状为前后端属于同一水平面,与文段所描述形状不符,排除。 故正确答案为 A。【文段出处】《冠冕何以堂皇》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 下面试题基于以下内容:
近日,特拉维夫大学宣布该学校实验室3D打印出了一颗“心脏”,该心脏不仅具有外形,还有细胞、血管和其他支撑结构,甚至可以像心脏一样收缩,但长度只有2.5厘米。该实验团队负责人说:“与过去相比,这项研究成果的突破点在于,这不仅是一个外观打印的心脏,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和生物材料3D打印出的三维血管化的工程心脏,也就是具有血管组织的三维人造心脏。”而在此之前,科学家只成功打印出没有血管的简单组织。
负责人补充道:“打印心脏的原料是从病人身上提取而来,我们从网膜组织中提取细胞,对其进行编辑,使之成为干细胞,再将其转化为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。另外,提取非细胞组织,转变为一种‘个人特有的凝胶’来充当打印‘墨水’,这些由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材料能够用于3D打印复杂的组织模型。随后利用组织工程学的原理,在支架中填充细胞,以此让细胞得以更好地再生,”他说,该实验中使用的“打印原料”和“黏合胶水”来源于患者自身,对于成功构建组织和器官至关重要,这意味着由此打印出的心脏移植进本人身体后不会产生排异反应。而目前心脏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居高不下,主要与排异反应有关。
如此看来,若特拉维夫大学的技术手段能在未来的人体试验阶段被证明有效,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异问题,那确实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突破。
心脏体积大、细胞种类繁多,全体心肌细胞需要几乎同时收缩,才具有功能。心脏的跳动是因为心肌细胞都被紧密地连在一起,细胞产生的电信号使大批心肌细胞共同收缩。而且为使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协同收缩,心脏本身还有一套特殊的传导系统。虽然在体外生产几千万个心肌细胞并不困难,但是即便心脏被3D打印出来了,能不能跳是一回事,到底怎么跳则是另一回事。以临床病症为例,心室纤颤就是因为心肌细胞不能同步跳动。一旦跳动不同步,心脏就会瞬间失去泵血功能,导致病人死亡。
特拉维夫大学此次打印出的心脏,还未能使大批细胞同步跳动并产生足够的力量。该负责人对此次实验的一些遗憾也并不讳言,“受限于我们3D打印机精度的问题,目前还不能打印出心脏上的所有血管,而且该心脏也不具有泵血功能”。3D打印出的这颗心脏,距离应用于动物实验,也长路漫漫。
那么,为何特拉维夫大学团队打印出的心脏不能整齐地跳动?3D打印一个心脏到底难在哪里?答案与地球重力有关。“3D打印的黏附力不足以支撑心脏或肾脏这种大器官,地球重力会造成细胞间的撕裂”,哈佛大学一位研究员说,“生物3D打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生物材料和重力对3D打印细胞的影响”。
生物3D打印小型器官模型是可行的,一旦打印真实尺寸的器官模型,由于细胞间的支撑力和黏合力有限,可能出现两个后果:一是下层细胞因受到上层细胞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垮塌;一是即便没有垮塌,在转移过程中,上层细胞也会因无法承受下层细胞的重量而产生撕裂。
总而言之,由于重力的存在,3D打印心脏的细胞间缺乏紧密联系,这会影响心脏的跳动,该心脏也就无法具有正常的泵血功能。但是,即便重力问题解决了,心脏可以整齐跳动了,3D打印心脏仍有难题未能克服——只有血液源源不断供给,打印的器官或组织才能长时间存活。如何建立血管网络,还没有明确的答案, 。心脏本身需要全身血液的10%左右来供养,一旦离开血液,所有器官都只能在4℃低温的状态下“熬着”。如果打印细胞需要37℃体温,几乎没有时间完成打印,因为先打上的细胞在打印还没完成时就会因缺氧而死去。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第 66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A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如下图所示,假设圆盘形零件的圆心为 B,半径为 10,浸水速度为 1。在开始浸入到浸入半个圆盘过程中, 假设浸入时间为t ,0三t三IO ,则浸入深度A0=1 xt=t ,B0=10-t ,在直角三角形 BOD 中,\(O D^{2}=B D^{2}-O B^{2}\) , \(O D^{2}=10^{2}-(10-t)^{2}=20t-t^{2}\) , \(O D={\sqrt{20t-t^{2}}}\) , \(C D=2O D=2{\sqrt{20t-t^{2}}}\) , 。三t三IO ,\({\frac{CD}{AO}}={\frac{CD}{t}}=2{\sqrt{\frac{20t-t^{2}}{t^{2}}}}=2{\sqrt{\frac{20}{t}-1}}\) ,可知 CD 与 AO 并非线性关系,排除 C 项与 D 项。 当i-1时,\({\frac{CD}{AO}}=2{\sqrt{19}}\);当i-a时,\({\frac{CD}{AO}}=2{\sqrt{9}}\);当i-s时,\({\frac{C D}{A O}}=2{\sqrt{\frac{17}{3}}}\approx2{\sqrt{5.6}}\); 当i-a时,\({\frac{C D}{A O}}=2{\sqrt{4}}\);当i- s时,\({\frac{C D}{A O}}=2{\sqrt{3}}\)观察可得随着t越来越大,\(\frac{C D}{A O}\)的数值越来越小,根号下数值越来越小,且下降速度逐渐变缓。即随着 AO 长度变大,CD 长度变大的速度逐渐变缓,排除 B 项。当t=10时,CD 取得最大值为\(2{\sqrt{200-100}}=20\) ,为圆盘的直径。当t大于 10 时,CD 长度逐渐变小,图形与前半 部分对称。故正确答案为 A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75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设底面边长为X 。要使插入的吸管最长,则需吸管沿着长方体对角线按如下图所示插入。 \(\triangle{\mathrm{ACC}}_{1}\)和AABC 均为直角三角形,且LA cci和LABC分别是直角,则有\(AC_{1}^{2}=AC^{2}+CC_{1}^{2}\), AC"2=AB2+BC"2=2X2 ,联立 两个式子得:272=2x2+232 ,解得x= 10。 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 四、判断推理。本部分包括图形推理、定义判断、类比推理与逻辑判断四种类型的试题。
第 76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B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元素组成不同,且无明显属性规律,考虑数量规律。观察发现,题干第一幅图形为“ 日 ”字变形,第四幅 图形为“ 田 ”字变形,考虑笔画数。题干都是一笔画图形,A、C、D 三项均为两笔画,B 项为一笔画,只有 B 项 符合。故正确答案为 B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77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A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图形 1、2、4 元素组成相同,考虑位置规律。题干图形明显分成黑色 L 形和白色 L 形,整体无规律考虑分 开看。观察发现,从图一到图二,黑色 L 形顺时针旋转90" , 白色 L 形位置不变;从图二到图三, 白色 L 形逆时 针旋转90° ,黑色 L 形位置不变,同时有一块黑色小正方形与白色小正方形重叠,呈现黑色;从图三到图四,黑 色 L 形顺时针旋转90° , 白色 L 形位置不变;从图四到图五, 白色 L 形逆时针旋转90° ,黑色 L 形位置不变,同时 有一块黑色小正方形与白色小正方形重叠,呈现黑色;根据上述规律,从图五到?处,应该是:黑色 L 形顺时针旋转90° , 白色 L 形位置不变,对应 A 项。 故正确答案为 A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78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D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图形元素组成不同,且无明显属性规律,考虑数量规律。观察发现,题干出现明显的曲线和直线,且线条 交叉明显,考虑数曲线与直线的交点数,分别是:4、6、2、4、8,同时,图形的曲线数为:2、3、1、2、4, 发现规律为:图形的曲直交点数是曲线数的两倍。所以?处图形也应该符合此规律。选项中,曲直交点数分别 为:4、4、1、2,均只有一条曲线,只有 D 项满足规律, 曲直交点数是曲线数的两倍。故正确答案为 D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79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为九宫格题。元素组成相似,优先考虑样式规律。观察可知,题干图形均由黑点和白点构成,考虑黑 白运算。根据第一行可知,运算规律为:黑十黑= 白;黑十白= 黑; 白十黑= 黑; 白十白= 黑,第二行验证符合此 运算规律。第三行左上角为白十白= 黑,排除B.D 两项;对比A.C 两项右下角颜色不同,应为“黑十 白= 黑 ”,据此 C 项当选。 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80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考查空间重构,如图 2 所示,标注棕色的边 5 为黑色面与灰色面的公共边,以该公共边为起点,顺时针依 次画边,观察蓝色画边可知边 4 对应边 A,边 2 对应边 B,观察红色画边可知边 3 对应边 C,边 1 对应边 D。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81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D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考查立体拼合,如图所示,立体图可以由①②以及 D 项拼合而成。 故正确答案为 D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82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B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考查截面图,逐一分析选项。如下图如所示,A、C、D 项均可以截出。 本题为选非题,故正确答案为 B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83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A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解析一:本题为分组分类题目。每幅图都由几个图形拼接而成,优先考虑图形间关系。图形内部线条比较 多,优先考虑线条数量,发现图①④⑥内部公共边都是 4 根线,图②③⑤内部公共边都是 3 根线,所以,①④ ⑥为一组,②③⑤为一组。解析二:本题为分组分类题目。图形外部都是多变形,考虑外框图形直线数,图①④⑥外框图形都是 7 根线, 图②③⑤外框图形都是 8 根线。所以,①④⑥为一组,②③⑤为一组。故正确答案为 A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84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为分组分类题。元素组成不同,优先考虑属性规律。观察可知,题干图形比较规整,考虑对称性。图 ①④⑤一组,对称轴穿过图中的两条线,并且这两条线和对称轴垂直;图②③⑥一组,对称轴穿过图中的两个 交点,对应 C 项。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85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B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本题为分组分类题目。元素组成相似,优先考虑样式规律。观察发现,图形①中黑色图形只有正方形一种,②中黑色图形有梯形和三角形两种,③中黑色图形只有梯形一种,④中黑色图形只有三角形一种,⑤中黑 色图形有圆和圆环两种,⑥中黑色图形有长方形和梯形两种,所以,可以根据黑色图形是一种还是两种分为两组,①③④为一组,②⑤⑥为一组。 故正确答案为 B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 93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第一步:找出定义关键词。伞房花序: “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,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 ”、“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”。伞形花序: “在总花梗顶端集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”、“放射状排列如伞 ”。第二步:逐一分析选项。A 项:图中的花梗等长,不符合“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,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 ”,花序排列形状也不符合“整 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”,不符合“伞房花序 ”定义,排除;B 项:图中的花梗几乎等长,符合“在总花梗顶端集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”,花序排列形状也符合“放射状 排列如伞 ”,符合“伞形花序 ”定义,不符合“伞房花序 ”定义,排除;C 项:图中下部花梗长,上部花梗短,符合“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,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 ”,并且花序形状也 符合“整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”,符合“伞房花序 ”定义,当选;D 项:图中的花梗等长,不符合“花序轴下部的花梗较长,上部的花梗依次渐短 ”,花序排列形状也不符合“整 个花序的花几乎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”,不符合“伞房花序 ”定义,排除。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 五、资料分析。所给出的图、表、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。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、比较、计算和判断处理。
第119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根据题干“ · · · · · · 同比增量的变化趋势 ”,可判定本题为增长量比较问题。A 项:定位表格第四列数据可得: “2013 年~2018 年在线住宿预订收入依次为 412.10 亿元、547.45 亿元、862.57 亿元、1251.42 亿元、1586.19 亿元、1881.49 亿元 ”,2014 年~2018 年增长量分别约为 135 亿元、315亿元、389 亿元、335 亿元、295 亿元。2017 年比 2015 年增长量大,即折线图中第 4 个点应比第 2 个点高,与 题干折线图矛盾,排除 A 项。B 项:定位表格第二列数据可得: “2013 年~2018 年旅游业总体收入依次为 2.95 万亿元、3.38 万亿元、4.13 万 亿元、4.69 万亿元、5.40 万亿元、5.97 万亿元 ”,2014 年~2018 年增长量分别为 0.43 万亿元、0.75 万亿元、 0.56 万亿元、0.71 万亿元、0.57 万亿元。2015 年增长量最大,即折线图中第 2 个点应该最高,与题干折线图 矛盾,排除 B 项。C 项:定位表格第五列数据可得: “2013 年~2018 年在线度假旅游预订收入依次为 244.20 亿元、347.58 亿元、 549.97 亿元、757.40 亿元、947.47 亿元、1051.81 亿元 ”,2014 年~2018 年增长量分别约为 103 亿元、202 亿 元、207 亿元、190 亿元、104 亿元。满足题干折线图趋势。D 项:定位表格第三列数据可得: “2013 年~2018 年在线交通预订收入依次为 1519.67 亿元、2271.57 亿元、3325.15 亿元、5385.42 亿元、6389.65 亿元、6820.95 亿元 ”,2014 年~2018 年增长量分别约为 752 亿元、1054 亿元、2060 亿元、1004 亿元、431 亿元。2018 年增长量较 2014 年小很多,即折线图中第 5 个点应比第 1 个点低很多,与题干折线图矛盾,排除 D 项。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120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A 项:定位表格第二列数据可得: “2014 年~2018 年旅游业总体收入依次为 3.38 万亿元、4.13 万亿元、4.69 万亿元、5.40 万亿元、5.97 万亿元 ”,故题干所求总收入=338+旦.13+4.69+ ~ <25万亿元 ,错误。B 项:根据 124 题计算数据可得: “2014 年 2016 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增长量分别为 0.43 万亿元、0.75 万亿元、0.56 万亿元 ”,代入公式:增长率=增长量/基期量 ,\(r_{2015}={\frac{0.75万亿元}{3.38万亿元}}\) ,\(r_{2016}=\frac{0.56万亿元}{4.13万亿元}\) ,两者比较\(r_{2015}\)分子大分母小,明显T201s ,即 2016 年增速下降,错误。C 项:根据 124 题计算数据可得: “2015 年、2016 年中国在线交通预订收入增长量分别约为 1054 亿元、2060亿元 ”,代入公式:增长率=增长量/基期量 ,\(r_{2015}={\frac{1054亿元}{2271亿元}}\)<50% ,\(r_{2016}=\frac{2060亿元}{3325亿元}\)>50% ,明显raar,即 2016 年增速快于 2015 年,正确。D 项:根据 124 题计算数据可得: “2018 年中国在线住宿预订收入增长量约为 295 亿元 ”,代入公式:现期量 =基期量十增长量 ,3000=1881.49+295XN ,解得N3.8年,故在2018+生=2022年住宿预订收入已超过3000 亿元,错误。 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
第125题 (1 分)答案解析 [答案] [关闭] C
本题所有考生正确率:100%[解析] A 项:定位图形材料,2018 年全国茶叶产量为 261.6 万吨;9 年前即 2009 年全国茶叶产量为 135.1 万吨。可计算出 2018 年全国茶叶产量约是 9 年前的261.6/135.1 < 2 ,翻了不到一番。错误;B 项:定位表格材料,2018 年全国茶园面积最小的产茶省份是海南(0.24 万公顷),单位面积产量=产量/面积=0.06/0.24=0.25吨/公顷。而甘肃的单位面积产量=产量/面积=0.14/1.15 =0.12吨/公顷,甘肃的单位面积产量(0.12 吨/公顷)<海南的单位面积产量(0.25 吨/公顷)。可以看出 2018 年全国茶园面积最小的产茶省份海 南,其单位面积产量不是最低。错误;C 项:定位图形材料,可以得到 2007~2010 年全国茶园面积。根据增长率= (现期量-基期量)/基期量 ,可计算出 2008~2010 年,全国茶园面积同比增速如下:2008 年增速=(171.6-143.0)/143.0 = 28.6/143=20%; 2009 年增速=(183-171.6)/171.6 = 11.4/170~6.7%; 2010 年增速=(193.2-183.0)/183.0 ≈10.2/180≈5.6%。可以看出,2008~2010 年,全国茶园面积同比增速逐年持续下降。正确;D 项:定位表格材料,2018 年湖南、湖北的茶园面积分别为 16.89 万公顷、29.93 万公顷。定位图形材料,2018年全国茶园总面积为 293.1 万公顷。根据比重=部分量/总体量 ,可计算出 2018 年湖南、湖北的茶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 面积的(16.89+29.93)293.1≈16% < 20% ,非两成以上。错误。故正确答案为 C。 [知识点] 相关试题>>>